港南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港南讯 近年来,港南港南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、区绘自治区、乡村新画AG超玩会入口贵港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振兴决策部署,强力推进“三农”各项工作,港南“加速度”推进乡村产业、区绘人才、乡村新画文化、振兴生态、港南组织“五大振兴”,区绘奋力打造富美康寿的乡村新画AG超玩会入口现代化新港南。
据悉,振兴该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,港南乡村宜居宜业格局加快构建,区绘2022年获评为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,乡村新画新塘镇山边村获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、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;农业高质高效水平稳步提升,获评为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、广西中药材基地示范县;农民生活富裕富足,乡村振兴展开了新画卷。
坚持“产业”提质增效,推动农业发展。港南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,粮食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,2022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60.12万亩、粮食总产量22.71万吨,粮食储备成效显著,储备量排名自治区第三、全市第一;扬翔“新食记”预制菜产业走在自治区前列;小龙虾产量同比增长540.5%;持续推进荔枝、龙眼品改1.3万亩,蔬菜、水果、中药材持续增长;新增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2家,累计建成各级农业示范园区252个。培育农业品牌力度不减,新增认证认定7个富硒农产品,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富硒农产品认定40个,培育“三品一标”农产品57个。
激活“人才”引育并举,持续优化创新。港南区注重人才引育、平台搭建、服务优化等工作,围绕中药材加工、全域旅游等重点产业发展建立人才需求清单,输送乡土人才2800多人次,联系服务群众1000多人次,指导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问题50多项。大力推行优秀青年人才引育计划,修订出台了《关于港南区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暂行办法(修订)》等多项人才政策,全年新引进本科以上人才347人。打造中草药材种植、蔬菜种植、荔枝品改、生猪养殖、白鸽养殖等特色产业人才孵化实训基地13家,累计培育职业农民3150人,培训集体经济负责人172人,共参与集体经济项目138个,实现村集体增收2190多万元。
深化“文化”赋能提升,营造幸福氛围。港南区以“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”为主题,深入各镇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、家风家教等各类宣讲活动,举办“永远跟党走”、“戏曲进乡村”、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系列文艺演出活动2000余场,服务、惠及辖区群众50万人次。成功创建了3个国家AAA级、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;着力打造2个文明乡风示范点,高质量打造3条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,以点带面推进文明乡风在全区覆盖,新塘镇山边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荣誉称号。
坚持“生态”优先发展,守护绿色家园。港南区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,全区12座乡镇垃圾中转站,配备垃圾收集转运车217辆;建成27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并投入运行,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源水质监测达标率100%;建成村厕所革命示范项目4个,改建新建卫生户厕12612座,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户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,建成地下管网33.77公里,污水处理率达98.26%。
发挥“组织”战斗堡垒作用,提升凝聚合力。港南区围绕乡村治理,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。全区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主任“一肩挑”比例达100%,167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。大力推广“积分制”“清单制”,推行“红格善治工程”,实行“党建+网格”联建双推模式,全覆盖建立村级调解委员会村级172个,化解矛盾纠纷5877件,调解成功率96.39%。
- ·《哪吒2》潜在的美食彩蛋:这些食材撬动千亿级市场
- ·“广东厂家新技能”宣传展示活动启动 多个“首创”广东造亮相
- ·粤桂省际高速通道将“上新”
- ·涉及儿科、托育等,国家卫健委发布2025年为民服务八件实事
- ·岭南地区最大古籍公藏单位——中山图书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
- ·木马病毒被大范围传播!微信发布紧急公告
- ·2023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.59%
- ·涉及儿科、托育等,国家卫健委发布2025年为民服务八件实事
- ·计划满、任务重!今年中国航天这些“首飞”值得期待
- ·2025萝岗香雪文化季12月29日启幕
- ·WTT回应樊振东陈梦退出世界排名:欢迎他们重新回归
- ·注意!中山公积金业务审批和办理近日有调整
- ·守护“绿色的国宝”!我国将对古树名木全面实行挂牌保护
- ·全国第五!青茂边检站2024年验放出入境旅客超3500万人次
- ·官方重要提醒:广州海珠区这些场所没有大型群众性活动
- ·今年最后一个台风或将登场,对广东有何影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