饶平县新丰镇三中村: 美丽乡村“面子”变美 文明家园“里子”变实
早晨7时许,面子饶平县新丰镇三中村文化广场上,饶平伴随着阵阵音乐,县新乡村AG超玩会村民们甩手、丰镇扭腰、中村阔步,美丽跳着欢快的变美广场舞,用优美的文明舞姿跳出了文明乡村的美好生活。近年来,家园三中村注重文明乡风建设,面子提倡一家有难、饶平百家相帮,县新乡村弘扬尊老爱幼、丰镇互帮互助的中村传统美德。同时,美丽AG超玩会在外乡贤情系桑梓,积极捐资支持家乡道路建设、教育发展、风貌提升等,团结村民凝聚力量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。
三中村文化活动中心内,村民正弹奏乐曲,其乐融融。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新培 摄
走在三中村中,道路干净整洁,房屋错落有致,溪流清澈见底,群众安居乐业,文明乡风扑面而来。近年来,三中村在乡贤的支持下,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,集中力量美化村庄环境,拆除了原污染环境的彩瓷厂,建立村文化广场,改建公共卫生厕所,改造溪道及安装石栏,修缮晋荣楼,安装体育健身器材,铺筑石阶登山道,全面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,扮靓美丽乡村。“村里环境好了,我们的生活也更加舒心。”望着村庄环境变好,村民刘姐乐呵呵地说。
“咱们村,是宝地;美家园,多甜蜜。爱国家,志不移;守条约,心牢记。遵章法,不违纪;宽待人,严律己……”在三中村的村道旁、宣传栏里,接地气的标语随处可见,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,约出了乡村治理新机制,约出了乡风文明新气象,也约出了百姓幸福新生活。“我们积极倡导树立新风,厉行节约,反对浪费,切实引导村民摒弃乱丢垃圾、违反交规等不文明行为。”三中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刘文晓说,该村还奉行文明简约殡葬和婚俗新风,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,移风易俗,破除陈规陋习,培育文明新风尚,切实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程度。
脚步来到三中村文化活动中心,不时传来阵阵琴声和欢乐的笑声,令人忍不住停下脚步倾听。循声而进,只见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,有的弹着扬琴,有的拉着二胡,悠扬的乐曲弹奏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。“我们几乎每天都会一起弹弹琴,聊聊天,别提多高兴了。”今年75岁的村民刘金记告诉记者,随着村里文化设施日益齐全,村民参加文艺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强,也逐渐摒弃了打牌等陋习,在弹琴奏乐等活动中找到了精神依托,逐步改变了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,在潜移默化中,村民文明素养、道德素质逐步提升。
临近中午,三中村的长者食堂也热闹了起来,饭堂内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扑鼻而来,志愿者们热情地为老人们分发碗筷,盛好餐食,老人们围桌而坐,边吃饭边话家常,气氛十分和谐融洽。据介绍,三中村及周边乡村有不少独居老人,由于他们年龄较大、身体不便等原因,做饭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大问题。为此,三中村、中联村动员社会爱心企业、慈善人士、志愿者出资出力,创办了长者食堂,免费为老人们提供午餐,让老年人群体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。
如今,三中村美丽乡村的“面子”越来越美,文明乡村的“里子”越来越实,村美人和的愿景正慢慢变成现实。刘文晓表示,接下来,三中村将按照“生产发展、生活宽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管理民主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,进一步抓好农村文明建设。同时,通过深入开展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、文明家庭评选等方式,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,推动文明之花在乡村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,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(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新培)
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吴燕珊
- ·这些车辆要被召回!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最新通告,速看→
- ·灾后重建有商机 建好新房做生意
- ·国家能源局9月核发绿证4.77亿个
- ·外交部:敦促澳、美等少数西方国家停止将人权问题政治化
- ·2024年度广东新增16处省级紧张湿地
- ·外交部驻港公署:进一步为外籍香港居民提供签证便利
- ·深化对改革的认识 做好本职工作
- ·国家能源局9月核发绿证4.77亿个
- ·广东人大:以高品质中间立法,护航“百万万工程”加力提速
- ·工信部:将全面建设实景三维中国 搭建数字中国时空基座
- ·60多年历久弥新,广交会为何依然如此被需要?
- ·神舟十九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
- ·让企业以及公共处事更利便!梅州自动增长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落地落实
- ·走私濒危物种平胸龟58只进境,被港珠澳大桥海关查获!
- ·我市首届震后城镇房屋建筑安全性应急评估专家队成立
- ·视办学质量为生命 以学生就业为根本